反腐之风劲刮后,国家公务员隐性福利减少。在不少青年人看来,公务员岗位恰似“围城”:城外,公考虽在“降温”,但仍然热度颇高;城内,公务员“倒苦水”、呼吁涨薪的声音不断,一些部委普通科员谈未辞公务员动力在于两点:盼晋升和福利房。
反四风、八项规定等反腐铁律,恰似试金石,扯掉了贪官污吏的画皮,描绘出一幅幅官场生态。盼晋升和福利房,固然属于合理的发展和生存需求,但如果将此上升到职场动力和工作意义的高度,足以折射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浮躁和世俗。这种心态,不宜当公务员,也当不好公务员。
由于监督体制漏洞百出,曾几何时,权力寻租发展成一种趋势。当官好,也沦为一种社会现实。公考被誉为“金饭碗”,某种意义就是对其背后既得利益的直言不讳。当公考比高考还严酷,千军万马挤独木桥,该职业的内涵逐渐消解,外延却丰富多彩起来,这对行政人才储备和打造服务型政府而言,都不是一件好事。
古往今来,很多仁人志士入仕,并非为荣华富贵,实现政治抱负乃是最大人生理想。在此面前,任何物质上的匮乏甚至贫穷,都不值一提。北宋大儒张载有言: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前不久的五四青年节,习总书记视察北大对学子说得很直白,当官就不要想发财,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。对于体制内的公务员而言,为人民服务,这不仅仅是口号,更是一种莫大政治荣耀。焦裕禄、杨善洲、沈浩等新中国的优秀公仆,其事迹之所以感天动地,就在于其心中的大爱无疆、大道无形。而那些落马的高官,无论其贪腐方式有多少花样,有一点都是相同的,就是灵魂沾染了功利病毒。现如今,那些成天大倒工资太低、工作太累苦水的公务员,骨子里缺失的恰是兼济天下的钙质。
当然,通过科学合理的薪酬改革,畅通无阻的上升空间,激发广大国家公务员的工作热情,也是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。但是,无论怎么改,身为公务员,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,做不到这一点,就很容易钻进物欲牢笼,为了不耽误锦绣前程,建议还是尽快转行为好。